四川省召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场会
2004年8月19—20日,四川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在巴中市平昌县召开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场会。16个市、州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和20个阳光工程项目县农业局局长、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是继5月份举行全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启动仪式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参观学习平昌县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总结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阶段性成效,分析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全省下阶段培训工作重点和任务。
会议代表参观了平昌县西山职业中学、县职业中学和县农广校培训现场,听取了培训单位经验介绍,观摩学习了平昌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培训就业台帐和劳务网站等,观看了平昌县阳光工程专题片。巴中市委副书记底瑜同志、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延荣同志参加大会会议,陈延荣副市长介绍了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农村劳务开发情况,平昌县委书记刘谦祥同志就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作专题经验介绍,巴中市、平昌县、安岳县、射洪县农业局作大会典型发言。四川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锡坤同志作大会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平昌县在实施阳光工程中,党政重视、工作扎实、操作规范、输出得力、政策配套,上述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他在对全省前阶段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要求各地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管理实施要求,下一步要从七个方面加强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确保今年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是抓领导。各地要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阳光工程指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抓生源。培训单位要把农村初高中分流学生、返乡务工人员和现有农村富余人员作为培训重点,要从坐等生源到主动出击,从单纯行政推动到引入市场机制,从封闭教学到实行绩效挂钩;三是抓培训。要从教学计划落实、教学条件落实、师资落实、教材落实和实训场地落实等方面着手,狠抓技能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考核,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四是抓亮点。“川妹子”是我省在全国推广的重要劳务品牌,阳光工程要把“川妹子”培训作为亮点来抓,必须完成3.3万名以服务业为主的“川妹子”培训任务。五是抓转移。要通过订单抓转移、通过基地带转移、通过中介引转移、通过品牌带转移、通过能人带转移、落实专人抓转移,确保80%以上的转移输出率。六是抓宣传。要把阳光工程培训政策和资金补助政策宣传到基层、到乡村、到农户,让农民了解阳光工程,鼓励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同时要把工作成效宣传出来。七是抓监管。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加强法人责任监管,加强培训和转移输出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广泛监督。他同时要求各级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和办公室人员会后立即深入培训单位,把管理重点转移到培训输出环节,帮助培训单位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积极指导培训单位工作。会议由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赵世勇主持。
截止8月15日,四川省20个县共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4.8万人,占计划任务数的30.2%。获得培训合格证书4.3万人,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4万人。共转移输出4.11万人,占计划任务数的25.6%,占已培训人数的85.2%,培训输出率达到85%。分专业和工种看,参加培训人数较多有:建筑装饰装修类、家政服务类、电动缝纫类、计算机操作类、电子操作装配类、美容美发保健类、餐厅、宾馆服务类、机械技工类等。
平昌县地处大巴山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同时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把发展劳务产业列入全县三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1234”(“一输出、二培训、三转移、四回引”)的劳务产业发展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平昌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全县劳务开发工作呈现出“人员技能化、输出基地化、流转有序化、产业主导化”的良好态势。平昌县在实施阳光工程中,严格按照阳光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做到了管理落实、宣传落实、生源落实、培训单位落实、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质量落实、实训场地落实、输出任务落实和扶持经费落实。全县四所培训单位已完成培训学员2528人,涉及建筑、电子操作、电动缝纫、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汽车驾驶与维修等11个工种,转移输出2367人。目前在校短训学员1351人。
会议代表认为本次会议召开及时,形式很好,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机会和示范样板,对本地实施阳光工程有较强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