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科技教育司  >  工作动态

决战深度贫困,有我科技服务团!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真扶贫、真给力

日期:2019-09-06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决战深度贫困,有我科技服务团! 

  “三区三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迫切需要建立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成立6个“三区三州”科技服务团,有38个体系参与,依托133个单位、267位体系专家,针对165个贫困县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为单元,共建立544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全力为“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

  在8月30日召开的“三区三州”科技助力产业扶贫工作会上,科技服务团交出一份亮眼的扶贫成绩单:扶贫专家迅速奔赴扶贫第一线,察农情、提建议、进企业、送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科技服务团共开展集中扶贫活动166团次,帮助贫困县制定或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或方案66个,引进、示范农牧业新品种416个、新技术新模式250余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19个,对接新型经营主体362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361场次,组织召开技术培训873场次,培训贫困户和农牧民2万多人次,发放各类农资40多吨,发放培训技术资料7万余份。

  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三区三州”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类型多样,致贫原因和资源条件不同,因此急需科技服务团掌握各帮扶县在科学技术、人才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找准科技帮扶的着力点,因地制宜的制定科技帮扶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精确配置扶贫资源,实现精准脱贫。

  西藏自治区科技服务团团长、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介绍说,西藏科技服务团参与制定了西藏藏鸡、藏猪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西藏绵羊改良规划,帮助墨脱县制定石斛产业发展规划,为拉萨城关区制定奶牛产业发展规划。

  青海省藏区六州属“四省藏区”,是高海拔藏族聚居区,均为贫困地县,农业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牛、羊、饲草以及枸杞是六州的农牧业优势产业,尤其,牛产业和青稞产业被国家确定为藏区扶贫产业。青海科技服务团团长、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玉皎说,我们科技扶贫专家组对部分县域的扶贫产业进行了指导和完善,如海南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蚕豆、门源县的油菜产业、海西的设施蔬菜等均为贫困乡(村)的优势主导产业;玉树、果洛等州培育了中藏药种植业,均成为区域性的扶贫产业。

  

 

  

 国家及省级猪鸡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助推产业扶贫座谈会 

  

  四川科技服务团的58个专家组深入36个贫困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各贫困县产业发展现状,全面对接了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立足各贫困县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编制完善《盐源县苹果产业新旧产能转变发展规划(2019-2023)》《得荣县酿酒葡萄产业规划》等县域产业扶贫规划48个,制定了“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明确了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甘肃科技服务团帮助25个贫困县(区)至少制定了一个科学合理、成熟完善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是六盘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被国务院列为“三区三州”产业扶贫重点帮扶县。以肉羊产业为主的草畜养殖业是东乡县的传统产业和相对优势产业,也是该县确定为精准扶贫的富民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为基础的粗放型传统养殖模式为主要生产方式,需要实行引进良种和改良土种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优质肉羊品种普及率,带动产业升级。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为主力的科技扶贫队伍,深入当地开展产业状况调研、技术需求调研和对接、技术培训、现场实操培训等,初步提出促进当地牛羊产业发展的模式5个,实施技术对接30余项。

  科技服务团专家、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张继瑜研究员介绍,目前在东乡县提出和正在推进实施一批新技术和新模式,如东乡县肉羊良种繁育与杂交利用模式、裹包青贮机械加工模式、牛羊疫病防治水平提升技术等等。他说,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在甘肃临夏东乡县还处于初期阶段,一些技术正在进一步集成和凝练,提出的产业技术模式还在有待熟化和验证,种、养殖技术还需要与当地企业、农户进一步精准化对接,接下来我们将做到责任到团队、到专家。

  东乡县的科技扶贫只是科技服务团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发挥实实在在作用的一个缩影。决战深度贫困,科技服务团在行动。各科技服务团精准发力,对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逐个研究、逐个破解,通过品种引进、适用种养管理技术应用、新型设备设施使用等手段,破解因品种不适、技术不当、设施设备落后导致的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魏鹏7月12日赴国家级贫困县阿克陶县进行香菇栽培技术指导。 

  

  四川科技服务团为藏区和凉山彝区贫困县引进蔬菜新优品种50多个,筛选出适宜品种18个,解决当地蔬菜品种单一、缺乏优良品种等问题。西藏科技服务团在拉萨市林周县针对牦牛繁殖性能低下、犊牦牛冷季越冬死亡率高等难题,牦牛“一年一胎”比例显著提升,产犊率达58%,犊牦牛越冬死亡率降低8%。奶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及其团队持续在拉萨开展“高原缺氧环境下的奶牛适应性饲养管理研究以及高原病综合防控技术开发”项目,引进奶牛的高原病死亡率由30%以上降低到10%以下,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经济损失。云南科技服务团集成16个产业体系34名岗、站专家的力量,围绕三区三州的主要粮油作物、经济作物、食用菌、中药材、特色林果、畜牧水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遴选80项农村产业的实用科学技术,编制印刷《农村科技扶贫手册》,有力支撑了三区三州的产业扶贫及乡村振兴。

  积极培育产业脱贫带头人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面积很大,依靠科技服务团每村每户都去扶贫不现实,只有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是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工作,教授当地人民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科技服务团在部分地区不断摸索出培育当地农业人才的方式方法,培养一批当地走不了的人才队伍。

  科技服务团专家面向基层技术人员和用户,在生产关键农时、关键季节、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开展科学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如仅畜牧领域,2019年上班在南疆22个县市就开展了62期培训班,部分县市采用“带教代养”的形式给贫困户传授技术,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班实习。

  

  

 

2019年6月11日,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综合试验站付利波研究院等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乡石登村对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进行草果栽培与病虫防治技术培训。 

 

  科技服务团以致富带头人培养为突破口扶志扶智,激发村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培养三区三州长效脱贫新动能注。如服务团专家郑文新积极成立青年科技明白人培训小组和青年科技服务队,培养更多致富带头人。郑文新团队注册色力布亚品牌,挖掘并优化当地的酸奶酿造技术,并进行标准化生产工艺改造。同时成立托牛所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分散生产向分工发展。人年均收入4000多元的贫困户克力木阿布都伟力,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牵头成立托牛所,奶牛单产从5公斤增加到17-22公斤,加工的色力布亚老酸奶目前每月销售收入2-3万元,目前在没有任何项目帮扶的情况,全村的奶牛数量已经发展到322头,并带动色力布亚镇7个村、阿拉格尔乡2个村、琼库尔恰克乡1个村。

  科技服务团还积极与地方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对接,充分融合服务团队科技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技术培训指导、检测化验服务等,将科技力量转化为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达到集中发力,以点带面的效果。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指出,科技服务团专家开展贫困县科技帮扶工作时,要得到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欢迎和肯定,就要做到四个“精准”:精准把握产业形态和发展阶段,精准提出科技帮扶规划计划,精准提供技术指导,精准引进产业发展的全链条要素。今明两年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实现脱贫致富、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等多项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未来,扶贫专家将继续聚焦产业、重心下移、体系作战、团结协作,推动项目、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实现“三区三州”产业技术专家组全覆盖,通过科技帮扶加快贫困地区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打造脱贫致富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